政策“组合拳”发力 厦门经济持续向好
政策“组合拳”发力 厦门经济持续向好
政策“组合拳”发力 厦门经济持续向好
◆俯瞰白鹭洲公园,一派生机勃勃。
台海网6月(yuè)27日讯(rìxùn)(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玲 陈婧琳 文/图)今年以来,厦门市围绕企业和(hé)群众最关切的堵点、难点(nándiǎn)问题,精准施策,密集出台一系列指向(xiàng)明确、协同发力的增量政策,形成“组合拳”效应,推动经济向上向好。1—5月,厦门社会经济呈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。
6月26日上午,厦门市(xiàménshì)政府新闻办召开(zhàokāi)“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经济向上向好”主题新闻发布会,厦门市委常委(shìwěichángwěi)、常务副市长黄燕添(huángyàntiān)以及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局长王宇、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燕、厦门市工信局副局长赵石磊、厦门市财政局副局长林琳、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吴辉艺(wúhuīyì)介绍有关情况。
厦门(xiàmén)社会经济呈现“三个向好”
今年以来,厦门市社会经济呈现出强大的韧性和(hé)活力。主要体现在“三个(sāngè)向好”:
一是(yīshì)工业生产支撑(zhīchēng)有力,增长态势持续(chíxù)向好。今年1—5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.7个百分点,在全省位居前列(qiánliè),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劲增18.5%。
二是内外需求彰显韧性,市场活力持续(chíxù)向好(hǎo)。在(zài)内需方面,消费市场回暖步伐加快,社会(shèhuì)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2%。在对外贸易方面,厦门市顶住压力,实现出口同比增长6.2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三是投资结构优化调整,发展后劲持续向好。1—5月(yuè),工业投资与建安投资分别实现了(le)19.3%和19.5%的同比(tóngbǐ)增长,省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均超序时进度。
这些关键数据,为厦门(xiàmén)市经济(jīngjì)持续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特别是今年一季度,厦门实现了5.9%的GDP增长(zēngzhǎng),取得了良好开局。
今年来密集出台和调整政策文件(wénjiàn)69份
黄燕添表示,这份来之不易的“成绩单”,正是厦门市围绕企业和(hé)群众最关切的堵点、难点问题,精准施策,密集(mìjí)出台(chūtái)一系列指向明确、协同发力的增量政策,形成“组合拳”效应的成果体现。
今年以来,厦门共出台和调整各类政策文件69份,并重点从聚力扩大有效需求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着力稳定外贸进出口、竭力破解融资难题(nántí)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(huánjìng)等(děng)五个方面精准(jīngzhǔn)发力,推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。
通过精准施策,有效应对(duì)需求不足(bùzú)、企业经营(jīngyíng)困难以及重点领域风险等多重挑战,着力畅通经济循环,巩固并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。
如何精准施策推动经济向(xiàng)上向好?
聚力扩大有效(yǒuxiào)需求激活内生增长动力
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,厦门深入实施提振(tízhèn)消费专项行动。一方面,聚焦(jùjiāo)住房、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领域,通过推行“房票3.0版”政策、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(yǐjiùhuànxīn)等措施,以真金白银有效激发群众的消费潜力(qiánlì)。
另一方面,大力发展文旅经济(jīngjì),加快(jiākuài)落实支持会展经济(huìzhǎnjīngjì)、演艺经济、首店经济等专项政策,并积极引进国际顶级体育赛事与大型演唱会。同时,坚持就业(jiùyè)优先原则,1—5月通过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资金,成功支持企业(qǐyè)吸纳了4.5万名重点群体就业,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建设(jiànshè)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
在建设现代化(xiàndàihuà)产业体系方面,厦门(xiàmén)紧紧围绕“4+4+6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实施了产业项目与投资项目“双攻坚”行动。
厦门出台了《鼓励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项目攻坚若干措施(cuòshī)》,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注入(zhùrù)信心和底气,1—5月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已新(xīn)开工66个、新竣工27个。聚焦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(děng)(děng)前沿领域,持续加大对(duì)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,旨在加速形成新质(xīnzhì)生产力。在数字经济领域,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(fùnéng)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出台了《推动软件业高质量发展》等专项政策,全领域推进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,着力壮大发展新动能。在海洋(hǎiyáng)(hǎiyáng)经济领域,出台了《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,通过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、夯实(hāngshí)海洋科技创新基础能力、拓展海洋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,加快推进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,海洋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市GDP比重的30%。
着力(zhuólì)稳定外贸进出口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
在(zài)稳定(wěndìng)外贸进出口方面,厦门聚焦企业最为(zuìwèi)关切的出口信用保险、跨境电商及内外贸一体化等环节,出台了一系列精准的外贸支持政策。
在全省首创“贸融通”业务,安排100亿元的专项额度以支持外贸企业(qǐyè)。出台政策(zhèngcè)支持推动港航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,有效降低了港航物流成本,预计每年可为相关(xiāngguān)企业节省约4亿元的支出。此外,大力支持企业“走(zǒu)出去”拓市场、抢订单,对参加“一带一路”、金砖国家等重点展会的企业,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(tígāo)10%,用切实的资金(zījīn)支持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。
竭力(jiélì)破解融资难题 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
在(zài)破解融资难题(nántí)方面,厦门着力强化金融支撑,将(jiāng)“财政政策+金融工具”体系全面(quánmiàn)升级至4.0版。通过实施“投、补、贷、保”联动,已成功撬动超3300亿元金融资源,每年为企业(qǐyè)节约成本逾10亿元,惠及企业超1.8万家。在基金引导方面,构建多层次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,累计投资并引进了近(jìn)350家企业,这些项目在厦门的年产值贡献已超过900亿元。
今年,为精准赋能(fùnéng)(fùnéng)产业发展(fāzhǎn),厦门再度加码,出台了《运用(yùnyòng)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措施》的“基金十四条”,通过设立和升级产业链创新、科创风投和并购三大基金,有效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。
全力优化营商(yíngshāng)环境 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
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,厦门重磅推出了(le)营商环境8.0版,核心理念从(cóng)“方便办事”全面转向“服务发展”。
全面推广“免申即享”、“无感监测”等改革举措,出台了《严格规范涉企行政(xíngzhèng)检查若干措施》,确定了首批647项“无事不扰”清单,从源头上减少涉企行政检查。创新(xīn)(chuàngxīn)建立了企业“窗外”事务协调服务机制,有力支撑了厦门市营商环境连续6年蝉联全省第一,在此带动下,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,1—5月全市新设立的企业类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了17.7%。同时,启动实施强化城市综合信用工作三年行动,近12个(gè)(gè)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(zhǐshù)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(shěngjí)以上城市中持续保持首位(shǒuwèi)。
●新能源汽车、可穿戴智能设备、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、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.6%、44.2%、46.9%和25.4%,提振消费政策(zhèngcè)落地(luòdì)见效(jiànxiào)。
●电子、机械两大支柱产业发展良好(liánghǎo),新能源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增速超过(chāoguò)20%。
●初步建成(jiànchéng)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湾区、国家海洋(hǎiyáng)(hǎiyáng)高新技术产业、海洋生态文明展示窗口,以占全省0.25%的海域面积,创造了全省20%的海洋生产总值。
●培育海洋(hǎiyáng)龙头企业30家,涉海上市企业15家,形成以海洋生物医药、海洋高端装备等为支撑的海洋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体系。
●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,培育(péiyù)了一批垂类模型领军企业(qǐyè),涌现出一批国内首创模型产品和智能体,在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(páihángbǎng)中,厦门位居第10。
●全省率先出台了专精(zhuānjīng)特新企业培育专项政策,建立企业培育库,一对一精准辅导。累计(lěijì)培育国家级(guójiājí)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83家,占全省42%。
邮箱(yóuxiāng):taihainet@163.com
热线(rèxiàn):0592-5353158
报料、登报、维权(wéiquán)、内容合作专线

◆俯瞰白鹭洲公园,一派生机勃勃。
台海网6月(yuè)27日讯(rìxùn)(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玲 陈婧琳 文/图)今年以来,厦门市围绕企业和(hé)群众最关切的堵点、难点(nándiǎn)问题,精准施策,密集出台一系列指向(xiàng)明确、协同发力的增量政策,形成“组合拳”效应,推动经济向上向好。1—5月,厦门社会经济呈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。
6月26日上午,厦门市(xiàménshì)政府新闻办召开(zhàokāi)“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经济向上向好”主题新闻发布会,厦门市委常委(shìwěichángwěi)、常务副市长黄燕添(huángyàntiān)以及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局长王宇、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燕、厦门市工信局副局长赵石磊、厦门市财政局副局长林琳、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吴辉艺(wúhuīyì)介绍有关情况。
厦门(xiàmén)社会经济呈现“三个向好”
今年以来,厦门市社会经济呈现出强大的韧性和(hé)活力。主要体现在“三个(sāngè)向好”:
一是(yīshì)工业生产支撑(zhīchēng)有力,增长态势持续(chíxù)向好。今年1—5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.7个百分点,在全省位居前列(qiánliè),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劲增18.5%。
二是内外需求彰显韧性,市场活力持续(chíxù)向好(hǎo)。在(zài)内需方面,消费市场回暖步伐加快,社会(shèhuì)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2%。在对外贸易方面,厦门市顶住压力,实现出口同比增长6.2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三是投资结构优化调整,发展后劲持续向好。1—5月(yuè),工业投资与建安投资分别实现了(le)19.3%和19.5%的同比(tóngbǐ)增长,省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均超序时进度。
这些关键数据,为厦门(xiàmén)市经济(jīngjì)持续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特别是今年一季度,厦门实现了5.9%的GDP增长(zēngzhǎng),取得了良好开局。
今年来密集出台和调整政策文件(wénjiàn)69份
黄燕添表示,这份来之不易的“成绩单”,正是厦门市围绕企业和(hé)群众最关切的堵点、难点问题,精准施策,密集(mìjí)出台(chūtái)一系列指向明确、协同发力的增量政策,形成“组合拳”效应的成果体现。
今年以来,厦门共出台和调整各类政策文件69份,并重点从聚力扩大有效需求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着力稳定外贸进出口、竭力破解融资难题(nántí)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(huánjìng)等(děng)五个方面精准(jīngzhǔn)发力,推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。
通过精准施策,有效应对(duì)需求不足(bùzú)、企业经营(jīngyíng)困难以及重点领域风险等多重挑战,着力畅通经济循环,巩固并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。
如何精准施策推动经济向(xiàng)上向好?
聚力扩大有效(yǒuxiào)需求激活内生增长动力
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,厦门深入实施提振(tízhèn)消费专项行动。一方面,聚焦(jùjiāo)住房、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领域,通过推行“房票3.0版”政策、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(yǐjiùhuànxīn)等措施,以真金白银有效激发群众的消费潜力(qiánlì)。
另一方面,大力发展文旅经济(jīngjì),加快(jiākuài)落实支持会展经济(huìzhǎnjīngjì)、演艺经济、首店经济等专项政策,并积极引进国际顶级体育赛事与大型演唱会。同时,坚持就业(jiùyè)优先原则,1—5月通过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资金,成功支持企业(qǐyè)吸纳了4.5万名重点群体就业,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建设(jiànshè)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
在建设现代化(xiàndàihuà)产业体系方面,厦门(xiàmén)紧紧围绕“4+4+6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实施了产业项目与投资项目“双攻坚”行动。
厦门出台了《鼓励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项目攻坚若干措施(cuòshī)》,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注入(zhùrù)信心和底气,1—5月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已新(xīn)开工66个、新竣工27个。聚焦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(děng)(děng)前沿领域,持续加大对(duì)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,旨在加速形成新质(xīnzhì)生产力。在数字经济领域,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(fùnéng)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出台了《推动软件业高质量发展》等专项政策,全领域推进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,着力壮大发展新动能。在海洋(hǎiyáng)(hǎiyáng)经济领域,出台了《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,通过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、夯实(hāngshí)海洋科技创新基础能力、拓展海洋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,加快推进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,海洋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市GDP比重的30%。
着力(zhuólì)稳定外贸进出口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
在(zài)稳定(wěndìng)外贸进出口方面,厦门聚焦企业最为(zuìwèi)关切的出口信用保险、跨境电商及内外贸一体化等环节,出台了一系列精准的外贸支持政策。
在全省首创“贸融通”业务,安排100亿元的专项额度以支持外贸企业(qǐyè)。出台政策(zhèngcè)支持推动港航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,有效降低了港航物流成本,预计每年可为相关(xiāngguān)企业节省约4亿元的支出。此外,大力支持企业“走(zǒu)出去”拓市场、抢订单,对参加“一带一路”、金砖国家等重点展会的企业,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(tígāo)10%,用切实的资金(zījīn)支持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。
竭力(jiélì)破解融资难题 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
在(zài)破解融资难题(nántí)方面,厦门着力强化金融支撑,将(jiāng)“财政政策+金融工具”体系全面(quánmiàn)升级至4.0版。通过实施“投、补、贷、保”联动,已成功撬动超3300亿元金融资源,每年为企业(qǐyè)节约成本逾10亿元,惠及企业超1.8万家。在基金引导方面,构建多层次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,累计投资并引进了近(jìn)350家企业,这些项目在厦门的年产值贡献已超过900亿元。
今年,为精准赋能(fùnéng)(fùnéng)产业发展(fāzhǎn),厦门再度加码,出台了《运用(yùnyòng)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措施》的“基金十四条”,通过设立和升级产业链创新、科创风投和并购三大基金,有效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。
全力优化营商(yíngshāng)环境 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
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,厦门重磅推出了(le)营商环境8.0版,核心理念从(cóng)“方便办事”全面转向“服务发展”。
全面推广“免申即享”、“无感监测”等改革举措,出台了《严格规范涉企行政(xíngzhèng)检查若干措施》,确定了首批647项“无事不扰”清单,从源头上减少涉企行政检查。创新(xīn)(chuàngxīn)建立了企业“窗外”事务协调服务机制,有力支撑了厦门市营商环境连续6年蝉联全省第一,在此带动下,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,1—5月全市新设立的企业类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了17.7%。同时,启动实施强化城市综合信用工作三年行动,近12个(gè)(gè)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(zhǐshù)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(shěngjí)以上城市中持续保持首位(shǒuwèi)。
●新能源汽车、可穿戴智能设备、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、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.6%、44.2%、46.9%和25.4%,提振消费政策(zhèngcè)落地(luòdì)见效(jiànxiào)。
●电子、机械两大支柱产业发展良好(liánghǎo),新能源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增速超过(chāoguò)20%。
●初步建成(jiànchéng)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湾区、国家海洋(hǎiyáng)(hǎiyáng)高新技术产业、海洋生态文明展示窗口,以占全省0.25%的海域面积,创造了全省20%的海洋生产总值。
●培育海洋(hǎiyáng)龙头企业30家,涉海上市企业15家,形成以海洋生物医药、海洋高端装备等为支撑的海洋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体系。
●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,培育(péiyù)了一批垂类模型领军企业(qǐyè),涌现出一批国内首创模型产品和智能体,在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(páihángbǎng)中,厦门位居第10。
●全省率先出台了专精(zhuānjīng)特新企业培育专项政策,建立企业培育库,一对一精准辅导。累计(lěijì)培育国家级(guójiājí)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83家,占全省42%。
邮箱(yóuxiāng):taihainet@163.com
热线(rèxiàn):0592-5353158
报料、登报、维权(wéiquán)、内容合作专线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